理解“武术段位制”的十大误区

理解“武术段位制”的十大误区

中国武术段位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走过了17个年头,特别是2014国家体育总局、中华全国体育总会《印发〈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〉的通知》,使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...

2017-03-01
太极拳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、修养和条件

太极拳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、修养和条件

一个好的太极拳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、修养和条件? 一个好的太极拳教师应该是文武双全的人才。 文的方面,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,能自修有关理论,正确理解古拳论的内容,通...

2016-09-23
陈鑫太极拳论(十二)

陈鑫太极拳论(十二)

13 、培养本元,勤学苦练 心为一身之主。 任说千言万语,举莫若清心寡欲,培其本原,以养元气,身本强壮,打拳自胜人一筹。 用功各因自己力量运动,其遍数一遍可,十遍亦可,不...

2016-09-13
陈鑫太极拳论(十一)

陈鑫太极拳论(十一)

12 、刚柔俱泯,一片神行 运动之功久,则化刚为柔,练柔为刚,刚柔得中,方见阴阳。故此拳不可以刚名,亦不可以柔名,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。 当其静也,阴阳所存,无迹可见;及...

2016-09-13
【教师节】从“习武拜师”说说“师徒关系”

【教师节】从“习武拜师”说说“师徒关系”

 武术拜师是学习传统技艺的一件大事。一般来讲,没有师父就等于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严格说,没有师承,不算入门。 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,要经过师父多年的全面考察,通过考...

2016-09-13
陈鑫太极拳论(十)

陈鑫太极拳论(十)

10 、先慢后快,快而复慢 由起至止,须慢慢运行,能慢尽管慢,慢到十分功夫,即能灵到十分,惟能灵到十分火候,斯敌人跟不上我,反以我术为奇异,是人之恒情也,殊不知是先难之...

2016-09-12
陈鑫太极拳论(九)

陈鑫太极拳论(九)

9 、运柔成刚,刚柔相济 打拳以鼻为中界,左手管左半身,右手管右半身,各足随各手动之。心身不可使气,轻轻运动,以手领肘,以肘领臂,手中之气仅仅领起手与臂而已,不可过,...

2016-09-12
陈鑫太极拳论(八)

陈鑫太极拳论(八)

8 、含胸拔背,沉肩坠肘 胸要含住劲,又要虚。 胸要虚含如磬。 胸如鞠躬向前微弯,四面包涵住。 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、气海、石门、关元,如磬折如鞠躬形,是谓含住胸,...

2016-09-12
陈鑫太极拳论(七)

陈鑫太极拳论(七)

7 、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 问:打拳关键在何处?曰:在百会穴下,自脑后大椎通至长强,其动处在任督二脉。 百会穴领其全身。 顶劲者,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。不领则气塌,领过不...

2016-09-12
陈鑫太极拳论(六)

陈鑫太极拳论(六)

6 、着着贯串,势势相承 拳之一道,进退不已,神气贯串,绝不间断。 初学用功,先求伏应,来脉转关,一气相生。 上着下着,一气承接,勿令神气间断。 打拳全在起势,一起得势,...

2016-09-12
陈鑫太极拳论(五)

陈鑫太极拳论(五)

5 、上下相随,内外相合 一身必令上下相随,一气贯通。 内外上下必随,其劲不可拂逆。 发令者在心,传令者在手,观色者在目。此心、手、眼三到之说,缺一不可。 上下手足各相随...

2016-09-12
陈鑫太极拳论(四)

陈鑫太极拳论(四)

4、缠绕运劲,舒畅经络 凡经络皆有益于拳。 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,缠丝者,运中气之法门也,不明此,即不明拳。 太极拳缠丝法也。进缠退缠,左右缠,上下缠,里外缠,大小缠,顺...

2016-09-09
陈鑫太极拳论(三)

陈鑫太极拳论(三)

3 、轻灵圆转,中气贯足 能敬能静,自葆虚灵。 心身不可使气,轻轻运动。 以灵动敏捷为尚。 且心一虚,则全体皆虚,惟虚则灵,灵足以应敌。 打拳者,手极虚极灵,物有挨着即知,...

2016-09-09
陈鑫太极拳论(二)

陈鑫太极拳论(二)

2 、开合虚实,呼吸自然 开合虚实,即为拳经。 以吾身本有之元气,运于吾身,其屈伸往来,收放擒纵,不过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焉已耳。 一开一合,拳术尽矣。 动静循环,岂有间哉...

2016-09-09
陈鑫太极拳论(一)

陈鑫太极拳论(一)

1 、心静身正,以意运动 学者上场打拳,端然恭立,合目息气,两手下垂,身桩端正,两足并齐,心中一物无所著,一念无所思,穆穆皇皇,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,故其形无可名,名...

2016-09-09
常子轩老师浅谈桩功

常子轩老师浅谈桩功

---------摘自常子轩老师网络培训班教学资料 桩功与桩功的要求各有不同,所以,现在人谈的桩都有点乱了。 近代,有很多人去陈家沟学拳,都是冲着套路和功夫去的,因此,很多人都...

2016-09-08
《太极拳经》白话解说

《太极拳经》白话解说

《太极拳经》又称为《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》者。 原文 太极者, 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。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。无过不及,随曲就伸。人刚我柔,谓之走;我顺人背,谓之黏。动急则...

2016-09-02